李洋:服务国际合作 充分培养翻译人才 2017年12月14日 11:31:23 来源: 光明日报

 p1AFD_b.jpg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知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而随着“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提升,翻译人才在对外合作交流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而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

传统模式不再适应翻译人才新需求

越来越明显的是,传统的“产学研”模式已不能适应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此,高校应创新培养模式,以翻译产业为核心、以高校人才的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推进“政企产学研”模式,利用翻译产业搭建协同育人创新平台,革新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的翻译产业已初具规模,业务范围已从单纯的口笔译扩大到整个语言服务外包,中译外业务显著增长,翻译产业逐步由对内译介转向对外传播,运营模式从“小作坊模式”发展到集众包与外包于一体的产业项目管理模式。然而,翻译硕士毕业生往往无法直接胜任企业的翻译服务需求。

鉴此,高校有必要再定义传统模式中“产”的内涵与实质,不应再将“企”业视为产业的代表,而是将具备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产”业视为其核心。虽然大部分高校已聘任企业翻译专家作为校外导师,补充课堂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避免教科书式的空洞说教,但这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翻译需求,未能真正按照翻译产业的标准运营和管理翻译项目。此外,企业较少为翻译硕士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实习岗位,多数学生只是完成事务性工作,同时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为企业的语言困难提供解决方案相距甚远,所以其口笔译能力难以在“学企”联合培养的传统模式中得到提高。

搭建协同培育创新平台

据此,翻译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突破“产学研”内在关系孤立的局限,升级为“政企产学研”,以翻译产业为核心平台,上游依托政府和企业的需求驱动,下游推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以翻译人才的供给为导向建立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内部的协同互通机制。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进程中,高校研究机构势必需要专门用途的通用语口笔译人才服务学术交流,如文献的译介和外译、会议口译。高校在教学初级阶段应夯实学生的翻译基础知识,并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知识,开设跨学科的基础课或概论课,以求在专门领域中从事准确的应用型翻译服务。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教师可联合担任审校和评估工作,通过笔译分析和口译点评不断提高学生在专门领域的翻译能力,充分保证翻译人才供给侧的培养基础与质量,创新翻译学科知识和专业百科知识的获取模式。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