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小学生在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参观展览。(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苑基荣摄)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中国和尼泊尔人文交流驶上了快车道。“旅游热”持续升温,出版业和影视业合作不断拓展。交流形式日趋多样化,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两国人文交流逐渐成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心田。
“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与我国接壤的内陆国家,中尼交往历史悠久。公元5世纪初期,中国高僧法显访尼、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陀罗来华翻译佛教经典《华严经》,两国千年友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在尼泊尔“唐人街”泰米尔街,专营尼泊尔高山茶的格拉的店内,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块中文书写的招牌,介绍店内卖的各种茶叶名字,“中国人喜欢我的茶叶,来买的中国游客不少。”店主格拉说。
位于泰米尔街繁华地段的拉萨之家西藏中心内有一家天利书店,店内摆放着以藏文为主的各类书籍。作为西藏自治区出版行业首家“走出去”的企业,成立于2014年的尼泊尔天利出版文化公司已在尼泊尔出版发行了30多种书籍,创办的杂志《喜马拉雅故事》、与西藏日报社合作出版发行的藏文周报《今日西藏》等在尼泊尔很受欢迎。
徒步远行旅行社是金晓东2011年在尼泊尔成立的第一家由中国人经营的旅行社。他告诉本报记者,随着来尼泊尔旅行的中国游客人数迅速攀升,他的旅行社每天要接待3个旅行团。中国游客的到来不仅有力推动了尼泊尔旅游业发展,而且拉动了尼泊尔经济。“以前尼泊尔的中文导游收入很少。现在,尼泊尔掀起‘中文热’,其他导游纷纷改学中文了”,金晓东告诉记者。
随着中尼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尼泊尔朋友愿意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今年2月,尼泊尔教育部初级汉语培训班正式开课,20多名教育部官员在下班后赶到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集体上课学习中文。据介绍,除教育部外,孔子学院还为尼泊尔外交部,文化、旅游和民航部以及尼泊尔军队总部3个部门专门开设了培训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