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汉字时间》:助推汉字文化海外传播 2018年01月23日 11:00:56 来源: 中国网

1月13日至14日,一部以中华汉字为题材的舞台剧《汉字时间》在北京隆福剧院成功上演,引发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关注热潮。《汉字时间》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思想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坚定了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image.png

《汉字时间》演出现场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是唯一流传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古文字。从事汉语研究与教育工作长达60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表示,中华文化中的汉字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她在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中寄语中小学生:“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走到今天没有中断过,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有趣和有意义的故事,通过汉字我们能与最早的祖先对话。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因义而构形’的造字方法记录着中国人独特的思考方式,是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的源头。我们可以从汉字的窗口里,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image.png

《汉字时间》演出现场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长期使用的文字,具有独特的标识性。汉字历经演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所有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文化指纹、文化基因,连接全球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不论身在何处,黑头发、黄皮肤、说汉语、写汉字,这些都是龙的传人共同的标志。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根”的情结,位于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白水仓颉庙是千百年来纪念汉字创造者的场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一大批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怀着寻根问祖的心愿,有规模地前来拜祭,举行寻根祭祖活动,研学汉字文化,弘扬创新创造精神。

image.png

仓颉庙景区管委会发来视频祝贺

汉字不仅是亿万炎黄子孙的独特印迹,其沉淀千年所散发出的魅力也让众多外国人为之痴迷。30多年前,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对汉字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汉语,由此开启了与中国汉字的不解之缘。25年前,西尔斯自费创建汉字字源网,数字化《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经他之手整理并放到网上的汉字已超过9.6万个。西尔斯长期以来对汉字的热爱和坚守感动了中国网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在得知舞台剧《汉字时间》在北京演出的消息后,西尔斯特意发来视频祝贺,他说:“每一个汉字的每一个构建都有一个象形文字的来源,如果你知道这个象形文字的来源和它背后的故事,这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image.png

“汉字叔叔”西尔斯发来视频祝贺

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汉字在国际舞台越来越受到重视,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逐渐成为重要技能。美国总统特朗普5岁的孙女不仅会唱中文歌,还会背唐诗;金融大亨罗杰斯的女儿中文说得字正腔圆;英国4岁的乔治小王子也在努力学中文……据国家汉办粗略估算,目前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已超过1亿,其中各国主流社会的学习者有4000多万。汉字热带动了海外汉学热,无数汉学家作为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image.png

中国文字博物馆发来视频祝贺

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处在历史机遇期,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语言相通、文字互识是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推广和传播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汉字的传播,不但能够让更多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且能够借助汉字这一媒介,为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全方位交流奠定基础。我国在促进汉字海外传播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级智库,该中心主导推动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世界汉学家汇智工程等聚焦汉字海外传播及汉学家,已成为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性成果。

image.png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发来视频祝贺

舞台剧《汉字时间》作为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的重点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促进汉字海外传播是其应有之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表示,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以汉字为有力抓手,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切实贡献。《汉字时间》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述文字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该剧的成功上演,是社会力量为我国文化传承传播事业所做的一件大事。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