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式 刘玉珠发表致辞(供图 国家文物局)
2017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式在洛阳开幕,这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也是我国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式与“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共同举办,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刘玉珠:“一带一路”搭台 文化遗产唱戏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参加了会议,他在讲话中概括了12年来文化遗产日活动在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文物保护理念、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他说,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作用。
在随后进行的“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中,刘玉珠发表讲话,他说,“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源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息息相关。这些珍贵的遗产遗迹,既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更是文明交流的符号,在促进民心相通、弘扬丝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前的千年骆驼蹄印,新安县函谷关旁日夜追赶的西行列车,见证着古老丝绸之路的今日与往昔,也见证着我们凝心聚力,推进文化遗产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和行动”,刘玉珠说,“我们期待通过遗产日活动的举办,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凝聚智慧、达成共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合作。”
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发表致辞(摄影 中国网/舒珺)
戴柏华:“一带一路”东方起点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
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出席了开幕式及论坛并发表讲话。他说,河南是重要的文物大省,历史遗存众多,地上文物、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均居前列,被誉为“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文物事业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把河南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发展。戴柏华说,河南省2015年正式公布参与“一带一路”,重点打造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新安函谷关等,共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洛阳作为我国著名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要以承办此次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党中央、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坚定文化自信上的重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遗产日活动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活动,其中包括一个论坛(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一个分论坛(“一带一路”大遗址保护分论坛)、一个奠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一个文物展(“丝绸之路与中原”文物展)、一堂公开课(文化遗产公开课等)及青少年活动及其他相关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图片展、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等展览也同期举行。
此外,开幕式及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关国际机构代表、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相关部委代表、各省(区、市)文物部门负责人,丝绸之路沿线遗产管理机构代表,河南省、洛阳市相关负责人和文博系统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约30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主任欧敏行发言(摄影 中国网/舒珺)
世界银行首席城市专家梅柏杰发言(摄影 中国网/舒珺)
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丝绸之路经济带协调推进处处长孙雪珍发言(摄影 中国网/舒珺)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乔云飞作报告(摄影 中国网/舒珺)
意大利驻华使馆代理文化参赞伊丽德发言(摄影 中国网/舒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