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两个当代考题 2017年07月09日 13:44:36 来源: 人民日报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我国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至今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已达1372项,国家级传承人1986位。然而,毋庸讳言,虽然国家重视了,社会关注度高了,知名度有了,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和当代走向仍有待进一步廓清,大量非遗仍未摆脱失传和断层的困扰。非遗是迷人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非遗本源自农耕文明祖先的创造,在今天它曾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空间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手工制作在机械化生产中也不再有竞争力。本世纪以来,政府和学术界不断提出从“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再到“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的理念,其宗旨都在力图激活非遗的潜能,满足社会和大众的生活实用和艺术观赏需求,这才是非遗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生活,文化是发展的文化。当“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已成为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当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计划,当让非遗回归生活、融入社会已成为人们的期盼,非遗的传承必然离不开发展与出新。非遗本身就如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在光阴里翻滚出跳动的涟漪,而从来不是干涸的枯井。《天工开物》云:“制以时变”,讲的就是手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传承也好,保护也好,其宗旨绝不是抱残守缺,我们既要看到古老手工技艺的恒常不变,也要看到其因时而变。不变的是心手相应的核心技艺,变化的是应运而生的时代要求。只有让传承千年的老手艺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在传承基础上出新,老手艺新工艺,老传统新创造,才能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对接,古典与时尚的融合,使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生机和活力。保护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只能品味欣赏“活化石”,而是激活遗产的DNA,让遗产在如梭岁月的流转中生生不息。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步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既要以礼敬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以虔诚的心境学习文化遗产,更要以开拓的精神解读文化遗产,不断地为遗产补充新含义,注入新内涵,作出新解释。要克服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利用、轻深入研究,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重短期举措、轻长期规划的现实问题,真正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活起来,让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重回当代人的心田,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既有古老的风貌,又有当代的风采,既有民族的意义,又有国际性的价值。

(作者:罗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