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则:“一带一路”反促流通业补强自营短板 2017年07月03日 19:24:0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为中国流通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依托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加快商贸流通业服务业国际化布局,事关互联互通的大局。

●企业“自营”历来是流通业的基石,自营占绝大优势和比重是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我们的问题在于,流通业长期放任片面联营,被联营外延式数量扩张所主导,以土地财政为支撑,热衷于圈地式的场所建设,忽视了大批发商、大零售商和大物流商的培育。

●随着国内外大环境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受到互联网冲击、租金上涨和人工成本大幅增高等多头挤压,国内长期片面联营企业已普遍过剩、惨淡经营、陷入困境。大批走投无路的企业正在觉醒,回归久违的自营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加快振兴企业自营的时机已经成熟。

实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关键在练好内功

“一带一路”倡议已赢得一百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广泛响应。北京国际合作峰会之后,互联互通更是跨上新台阶、步入快车道。中国率先发出的倡议,无形中也在给自己加压,对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流通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依托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加快商贸流通业服务业(以下简称流通业)国际化布局,事关互联互通的大局。这不仅有利于促成中国优势资源的全球配置、实现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再平衡等长期战略,也可以优化近期贸易往来,削减各地中欧班列货物“出去多、回来少”造成的政府补贴,实现市场化运营,争取更多的早期收获。

“两个5%”是实体经济差距的真实写照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去掉多余的,补上不足的”大背景下,“走出去”是大势所趋,箭在弦上,迫在眉睫,但恰在这时,两个长期拖后腿的要害指标,暴露了实体经济中最大的短板。在实体经济中,除了看雄厚的资本,还要看过硬的本领。制造业的技师工匠、创新能手要对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了如指掌、精益求精;流通业的专业采购创新能手,要对应知应会的产品和服务知识了如指掌,对市场供求信息和消费者行为动向了如指掌。目前的情况是,在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中,能真刀真枪创新实干,具备生产力、创新力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制造能手、高级技师占比,日本是40%,德国达到50%。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师缺口高达1000万人。无独有偶,在流通业,企业真刀真枪承担流通力、创新力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专业采购能手占比不足5%。与此相关联,企业凭真本事抗击风险、买断自营、主业强悍的正当收入占比不足5%,而国外同行平均超过50%,最高超过80%。

尽管中国经济有长足发展,体量世界第二,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拿不出手的两个难堪指标,显示了实体经济中的最大短板和硬伤软肋,也解释了国内在总体上为什么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环节多、东西贵的真正缘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制造业,流通业舍本逐末,长期热衷于低端化外延扩张,拼数量、拼规模、拼资源、拼环境,但“造东西”、“卖东西”的真功夫技不如人,制造业大国、流通业大国变强国的征途漫漫,任重道远。

流通业最突出的问题:忽视自营、放任联营

无论如何,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能源业等凭借相对的独特优势,走出去了。在危机感中狠抓要害,培育大工匠和工匠精神已形成共识,制造业2025目标方向也已明确。相比而言,流通业情况却堪忧。跳出流通,从更大范围、历史跨度审视,才能透过表象、假象发现流通业的真问题。

企业“自营”历来是流通业的基石,自营占绝大优势和比重是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我们的问题在于,流通业长期放任片面联营,背离自营宗旨,“不做商业作物业”,被联营外延式数量扩张所主导,以土地财政为支撑,热衷于圈地式的场所建设,忽视了以自营为基础、影响力巨大的企业规模化高质量成长,忽视了大批发商、大零售商和大物流商的培育。零售业高楼大厦豪华林立、批发业市场集群块头越做越大、物流业园区遍地开花,实际上却是无效率、无效益地重复建设、城乡连片大面积圈地做房地产,吞噬最宝贵稀缺的土地耕地资源,“在商不言商”、“不做商业作物业”、主业缺失。致使国内流通成本高,保守估计约占总成本20%-25%。

1 2 3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