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海报(资料图)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但在人文领域的合作以及借助文化交流凝聚全球价值共识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文化领域的产品质量、开放水平和传播能力,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而作为当代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影视剧尤其是影视精品力作的创作和跨文化传播理应成为重点努力方向。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影视精品的创作传播,不论在繁荣文化事业,还是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21世纪初的产业改革为起点,影视产品的经济属性已得到极大的释放,市场规模、观影人次和影院建设都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在互联网经济的助力下,创作生产与观众需求更好地匹配,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热度的提升。这种投资和创作的热情集中体现在产品数量上,2016年电影故事片产量达772部,国产电视剧产量为330部14768集,电视动画片约12.5万分钟,此外还有难以计算的网络文艺作品。
然而,这种爆发式增长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浮躁的创作环境和虚高的市场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加速提升影视工业水平和文化内涵的动力。由于片面重视明星流量和IP价值,缺乏对产业要素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消化和创作的工匠精神,很多影视剧在叙事和视听语言方面缺乏雕琢,在主题营造方面缺少明确的价值陈述,无法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只能提供简单的娱乐宣泄,很难和观众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高票房、高收视的“产品”众多,但艺术水准和文化价值俱佳的作品稀少——这正是当下中国从影视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精品创作和产业发展速度之间不匹配,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制约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力,很难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价值和民心相通提供具体的抓手。我们看到,借助资本的力量和观众规模的优势,我国影视生产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视人才来中国参与生产制作,甚至像《河西走廊》这样的电视纪录片也邀请到国际知名摄影师加盟。但相对于“引进来”,我国影视作品和人才“走出去”的步伐较为缓慢,其所发挥的跨文化沟通作用也有限。虽然《长城》等作品依靠产业合作和资本运作的方式到达北美等国际主流市场,但传播效果与《指环王》《哈利·波特》这类商业娱乐电影,以及《阿甘正传》《摔跤吧!爸爸》等精品尚存在一定差距。
合作共赢渐成趋势
产业与艺术之间的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关系。发达的文化市场并不会直接威胁影视美学的探索。若能在法规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和管理,市场化反而可为文化产品多样性提供肥沃的土壤。反过来,也只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影视精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按照“十三五”规划,在2020年左右,文化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不仅意味着其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需进一步提高,还要求其发挥市场和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配置文化产品的生产要素,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这些都是影视精品创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要求影视业把十余年来的产业改革进行到底。在体制机制不断面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影视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最为繁荣的部分,规模日益增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并在进口片配额增加的情况下仍保持了国产电影的票房份额,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观影人次的增加,观众的欣赏水平在多元文化产品的滋养下日渐提高,成熟的观众呼唤成熟的创作。2016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增量放缓,正是成熟的观众群体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的一种体现。在这一市场信号的指挥下,行业管理部门和创作主体不约而同地着手供给侧改革,减少总量,增加质量,拓展积极的市场需求,以改变产量巨大却影响力不足的现状,让影视生产回到重视质量的道路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