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西成高铁陕西段试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停靠在新场街站。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即将于11月底开通的西成高铁横贯秦岭,将古代南北丝绸之路的起点成都和西安再次相连。
古代,蜀地的织锦、丝帛从长安踏上去往波斯、罗马的漫漫丝路。如今,西成高铁的开通,串联了宝兰高铁和兰新高铁,由成都出发经西安到西域的古丝路因高铁而再次复兴。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深入内陆,古丝路的雄关漫道变成如今的高速坦途,深处内陆的成都、西安成为中国连通“一带一路”、推进“双向开放”的新门户、新前沿。
路通秦塞千年愿
西安市长安区的秦岭终南山子午峪口,一座刻着“子午古道”4个汉字的石碑巍然耸立。这条古栈道全长约420公里,自汉唐以来,便是连接川陕两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蜀道艰险,诗仙李白也曾感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走完这条栈道,古代中国人要花上一个月甚至更久。
然而,路途的艰险并未阻断两地的联系,“路通秦塞”始终是四川人民的心愿。据《史记》记载,蜀锦便是通过蜀道运送至长安,再由长安经丝路销往西域、西亚、欧洲诸国。
上世纪50年代,全长669公里的陕西宝鸡到成都的铁路通车,成为中国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上世纪70年代,宝成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又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时至今日,这条铁路仍然是联系川陕两地的客货大动脉。
如今,蜀道变通途不再是梦想。空中,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位列全世界最繁忙机场第27位;陆上,中欧班列开拓“新丝路”。而即将开通的西成高铁无疑将成为推动四川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通道。
这是11月5日在四川广元市拍摄的西成高铁四川段的一段路基。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人通天下业兴旺
丝绸之路始于长安,但往来于丝路的商旅并没有仅仅在长安停下脚步,横跨川陕的栈道,也曾遍布异国商人。在深藏成都市井之中的觐见古陶瓷艺术空间,馆长胡维忠向记者展示了许多精美的唐代三彩胡人造像。
胡维忠说,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造像产自成都当地的邛窑。“这证实了作为南丝绸之路起点的成都,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许多西亚人,而且在本地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
千年之后,随着交通方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四川;也有更多的四川人,越过秦岭,走出盆地。
1993年,陈高志从四川德阳农村考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20多年过去,这个从农村来的大学生,已经是西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出行工具也从颠簸的绿皮车变成了舒适的飞机。但陈高志依然盼望着高铁能早日通到四川的家乡。
西成高铁的开通,将让陈高志乘坐火车从家乡到西安的时间,从16小时缩短到3小时。
物通丝路源流长
2012年,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4部保存完好的提花织机。这将中国从事织锦制造的历史从西汉晚期,提前到西汉早期,更证实了四川织造蜀锦的悠久历史。
“这4部织机的发现,证实了成都作为南北丝绸之路主要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的地位。”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说,“事实上,在古代‘扬一益二’的说法中,成都的制造业更加兴旺。”
今天,四川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每天,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不断将四川的钛白粉、汽车配件等产品运往中亚、欧洲各国。
在西安,中欧班列(长安号)也延伸到了德国汉堡。未来,两地中欧班列的良性互动,将带动中国西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合作。
成都青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叶春梅说:“通过海外仓储和货柜拼箱,中欧班列的贸易形式更加灵活,德国、意大利的高档家具能够更方便地进入中国。”
一条班列向东覆盖中国东部,一条班列向南辐射东盟。今年4月,四川、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运行更为川陕发展提供了舞台。未来,在西成高铁的串联下,川陕两地人才、信息、资本流动将更加迅捷,中国西部两大“新门户”开放的脚步将迈得更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