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一带一路” 2018年04月16日 16:37:3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间的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需要夯实民意基础,开展人文交流必须寻求并探索出广接地气、交流顺畅和效果鲜明的承载方式,而纪录片恰恰就是具备上述诸多属性的优质载体。通过高水准的纪录片创作和扎实有效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传播,可以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好交流愿望转化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把宏大的理论政策提倡落实为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已经表明,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一个更为迫切的现实抉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尤其是我国丝绸之路地带,少数民族聚集,多民族长期交融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影响下各种文化模式,纪录片在一个个小故事的生动呈现中,能够让世界人民看见多样文化共存共荣的现实可能性,透过多样视角的聚焦和观照,多方位看见和诠释“他者文化”的不同立场;通过多元话语的映现和参照,多角度阐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意义;通过多次曝光的再现和写照,多方面阐释“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协作共赢精神。

舆论前沿:

理解“一带一路”体现的情怀与境界

以地方媒体、权威媒体、国外媒体作为助力和前沿舆论阵地与瞭望哨,大力推介和广泛传播“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形成“一带一路”的“媒体带”联动,从而把纪录片原有的“播出率”“收视率”成功转化为“到达率”和“影响率”,让全世界真切地看见“一带一路”真实而生动的形象风貌,在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一步步实践和付诸实施中,不断实践和体现“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家国情怀、审美境界和文化精神。

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序”里说得好:“我的任务……就是让你听,让你感觉——而最重要的,是让你看。就这些,而且,这就是一切。”

多数人因为看见了才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得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纪录片恰恰应该引领观众们去“看”,带领观众们去“看见”,去“看到”,并且“看清”、“看懂”,“看透”。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