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润:同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有何内在关联? 2021年03月05日 20:32:00 来源: 光明网

“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无疑是当今中国倍受瞩目的两大战略关键词。二者共同作为统筹中国中长期发展方向的战略布局,它们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关联?在共同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形成战略性合力?这是需要我们厘清和把握的重要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兴起时,笔者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即以之为研究方向,并结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基于倡议提出的国际国内政经生态,提出以多层次有效供给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笔者认为,由于海外国别市场、法律和文化环境等都不尽相同且不断变化,这使得我们经常在内外两个市场的“供给——需求”上产生错配,以致出现“不适应”、“滞后”和“盲目性”问题;只有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打通内外“肠梗阻”,促进国内、国际双向循环,才能确保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国内市场资源的优化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驱动发展新经济、新兴产业,最大限度地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红利。当前,我们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下一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之源和可靠保障。 

一、从时代背景看,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内生延展性

删繁就简,先回顾一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此后“一带一路”建设即作为顺应国际形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部署,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来,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5月,中国政府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不断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深化经贸合作,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加到1.34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累计投资350亿美元,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在“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也在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设立企业超过2.2万家。

综观之,“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共商模式下所做的工作,既惠及了沿线民生,也为当地相关产业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能力,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目标。应该说,作为一种包容性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已经显现出来。它契合了当代需求,使合作伙伴将分歧放在一边、达成互利,并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疫情“偶然”的背后,是世界“必然”的深刻调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之艰巨繁重的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的发展战略亟需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新发展格局得以应运而生。

作为基于最新时代判断而做出的发展新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然将对接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产生实质性影响,二者形成战略合力势在必行。

二、“以内循环为主”不是降低开放,而是打造高水平开放能级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从美、日、德等发达大国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一旦到了一定阶段,必然要逐步从外向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律越发明显: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超过60%下降到2019年的31.8%。现在,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总体上进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阶段,靠原有外向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重点。

1 2 3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