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模式确实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挖掘内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忽视,进而导致了今天“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笔者曾撰文《“内循环”为主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2020年9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指出:如果过度依靠海外市场来发展经济,经济增长的主动权很难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外向型经济模式很难再实现稳定增长。同时也强调,从“一带一路”、稳外贸稳外资、扩大自贸区试点,到自贸港建设、举办进口博览会,中国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拓展新兴市场贸易,这种顺应时代发展主流的国家战略长期不会动摇、改变,越是在“逆全球化”沉渣泛起之时,我们越是要坚持改革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进行全球竞争。但是,时至今日,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不再是竞争优势。问题还在于,如果过于依赖国外的市场,同时对国内市场开发利用不足,就不能有效用好国内逐步扩大的市场容量这一巨大竞争优势。如今,国内良性循环体系的建设,对于形成“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出口导向战略形成了我国长期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国际分工地位,提高我国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显得现实而紧要。“打铁还靠自身硬”,我们搞活内部经济,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技术水平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发现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比如在“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通过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切实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从而在新一轮的外向型经济中建立我们的比较优势,这样才可以使得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可能。
在一定意义上,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环境,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发展战略的某种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国际、国内市场不是取舍问题,而是阶段性发展策略的权重问题。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搞“内卷化”,而是着力补齐相关短板,发展比较优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对开放水平和开放质量;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强调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使得国外产业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也更加依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高质量地实现国际经济的外部性循环,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下“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统筹发挥沿海内陆各大市场优势
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国内各地方市场的充分参与不可或缺。我们注意到,“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把中国的大多数东、中、西部省份都吸纳了进来,连成片、形成带,横向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尤其是使很多西部省份及中部省份成为国际物流通道的节点,大大增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7年来,国家从基础设施、财政扶持、人才培养就业、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政策的驱动效应十分明显。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这些中西部省区市一跃由内陆变前沿,它们致力于开发、振兴占国土面积2/3的广大区域,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全国各地“春潮涌动”。国内各相关省市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纷纷做规划、出政策,期盼在这项国家战略布局中谋求一席之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由于缺乏有效整合,各省市的规划时常出现“打架”的情况。单看各相关省市的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就发现有许多重复和雷同之处,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比如,陕西、河南和重庆争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福建、江苏、浙江和广东争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各地开通的连接亚欧的国际货运专列来看,西安、重庆、连云港、郑州、成都、武汉和义乌等城市相继开通了类似专列,有“长安号”、“渝新欧”“新亚欧大陆桥”“郑欧”“蓉欧”“汉新欧”“义新欧”等国际铁路货运专列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之间,但是这些专列大都面临着始发地货源充足、返回地货源匮乏的困境,甚至出现了“空担”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