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担负着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逐渐从单一的实体形态向具有完整智能生态系统的智慧博物馆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向着智慧化、智能化迈进,充分运用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的手段和载体,在公共服务、展览体验、藏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博物馆融入经济发展、惠及大众生活的重要手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能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把博物馆 “带回家”。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文化创意产业是依据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等创意、创新、创造衍生出来的新业态、新产品,依托数字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我国拥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56处世界遗产、1.08亿件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的民间文物、散落海外的流失文物,共同构成有待深度挖掘和利用的中华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既是文物价值的彰显,也是文化的传承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之际,总书记在给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再次强调,“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被唤醒激活、弘扬光大,文物和文化遗产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一部舞剧《只此青绿》,让国人尽知《千里江山图》;三星堆考古挖掘现场直播,实时揭秘新发现的同时也让考古这门专业学科得到空前关注;热播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电视节目,掀起了全民“文物热”,激发了青少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各文旅场所不断提升展陈的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打卡”博物馆成为当代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更有众多创意十足、贴近生活、反应当下审美潮流的文创产品获得热卖,带动更多文物活起来的同时火起来、潮起来……文物在新时代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博物馆加速数字化进程,数字藏品助力文物活起来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开启人类数字文明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也由此成为“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全国博物馆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方式,实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意化、可视化,打破了博物馆展览时空与实物限制,提升了博物馆观展体验,推动了博物馆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加速了博物馆数字化进程。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山西博物院的“壁上乾坤”、天一阁的“数字古籍”……文博机构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使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为文博事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