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夏建涛: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数智赋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月03日 12:03:54 来源:

引言:2024年3月2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指导,《智慧中国》杂志社、国声智库、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慧中国数字能源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围绕数字能源举办的首场论坛。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数智赋能+:打造热电能源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会后,国声智库执行主任、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徐蕴峰邀请夏建涛作客《智慧中国》杂志会客厅,双方围绕数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等话题进一步展开对话交流。

image

【主要观点】能源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在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关键在于不断加快能源科技创新步伐,尤其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能源企业及相关工业互联网企业要协同合作,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不断在业务场景中推广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产业焕新升级,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智慧中国:在数字经济深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数字革命应如何与能源革命深度融合,赋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夏建涛:能源关系国计民生,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进步。中国煤多油少的矿产资源分布决定了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体系,煤炭支撑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煤炭资源消耗问题,使得传统的能源体系不足以支撑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党和政府密切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个宏大架构。

新型能源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最重要的表现是能源结构调整,即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不过,从发电量看,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清洁低碳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难以达到电网的并网要求。这就给能源结构调整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报告同时强调:“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供应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同时重视煤炭清洁利用,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另一方面在保供应的前提下尽快减轻对煤炭和煤电的依赖,加快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有序减量替代。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有效提升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和全国两会精神,我们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用数字科技赋能高压、输变电的网络系统,赋能储能,最终赋能用电端,让整个能源系统从“源网荷储”四个方向全面打通、全面数字化,实现精准动态地调控燃煤热电机组和风光发电机组,精准调峰调频,最终构建一个稳定高效、智慧灵活、绿色含量越来越高的新型能源体系。

智慧中国:从去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能源领域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

夏建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国际整体局势的变化,提出来的指引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个方向性的理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还是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1 2 3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