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杂志社副理事长李思(Shaosi Li)表示,通过生物土壤结皮固沙、光伏治沙等创新方法,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如今北疆绿色长城绵延4400多公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同时积极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收集土地、气候等数据,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为非洲各国提供科学的荒漠化治理方案。
来自哥斯达黎加的非政府组织La Ruta del Clima的主任阿德里安·马丁内斯·布兰科(Adrián Martinez Blanco)表示,希望追究环境破坏者的责任:“他们为了从化石燃料中获利而试图拖延解决问题,然而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保护人类和自然的利益。人们不再需要言语。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他们需要具体、及时的解决方案,但他们还没有看到。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点。现在是责任、正义的时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时候。”
来自南苏丹的非政府组织Roots of Generation 创始人格蕾丝·多隆(Grace Dorong)说:“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建设自己想要的生活,由于气候变化,斗争变得越来越艰难,需要迫切需要为流离失所者提供快速、方便和社区驱动的支持,因为他们经常面临多次流离失所和关键援助延误的情况”。她主张采用混合融资和当地社区参与的方法,以确保资源有效地到达受影响人群手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