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绘就丝路新篇 2024年11月28日 15:41:56 来源: 光明日报

近期,由重庆始发直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中欧班列(成渝)进一步提速,将以往的全程27天缩短至21天,实现了运输时效的提升。国铁成都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提速既有阿塞拜疆至土耳其铁路段升级改造扩能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铁路、海关、口岸等多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

“为了提升运输效率,我们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先后实施了一批铁路通道补短板项目和口岸站扩能改造项目,同时还在逐步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的多式联运业务相比,“一单制”运输具有“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特点,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有效压缩了综合物流成本。

数据显示,目前铁路部门在国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3条,联通中国境内125个城市。此外,铁路部门还与海关等口岸监管部门研发投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积极推广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积极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等新技术,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

如今中欧班列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同时铁路部门还推出了邮政物资、跨境电商、木材、茶叶、冷链等特色班列产品,并成功解决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使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等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

开放合作加速驶向更美好未来

在德国杜伊斯堡,曾经冷清的草坪已成为2万平方米的新货场;在波兰马拉舍维奇,先前空荡的货站已排满了货物;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口,以往荒芜的砂石滩上已建起了停满货船的码头……从0到10万,中欧班列井喷式的增长不仅助推着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沿线国家产业发展创造出新机遇。

大容量的烘干塔、技术先进的压榨车间……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投资建造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内,一片热闹的生产景象。此时,在3000公里外的西安爱菊粮油仓库,产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和食用油正在有条不紊地装车,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走出去’这条路我们想了很久,但很长时间内这些尝试都屡屡碰壁。”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表示,2015年他们到哈萨克斯坦与当地农户谈合作,但签约率只有不到10%,“他们担心的主要就是小麦种出来卖不出去”。

近几年,随着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当地农户逐步打消了疑虑。“看到中欧班列越开越密,农户们的积极性愈发高涨,现在不仅签约率与日俱增,好多农户都打算增加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粮油产品。”贾合义说。

如今,这样的例子在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比比皆是。业内人士表示,中欧班列让亚欧大陆许多不为人知的地区进入人们视野并显露生机,原本荒废的铁路得以重新修建,空闲多年的轨道又繁忙起来,又车来车往,给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数据显示,目前中欧班列回程、去程比例超过84%,实现每周“去7回6”,双向开行基本均衡。此外,国铁集团在中欧班列沿线14个国家建立铁路集装箱还箱点107个,成立中欧班列客服中心;上线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构建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境内外全程保险、货物信息追踪、物联网集装箱等特色服务,有力推动了国际铁路运输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极大增进了沿线民生福祉。同时中欧班列还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指出,未来,国铁集团将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 2
更多精彩,请关注丝绸之路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丝绸之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国声智库微信二维码